Friday, April 14, 2006

長期緊張和憂鬱小心身心症上身(ZT)

http://blog.baby-kids.com.tw/category/69/537

許多現代人因身陷家庭糾紛、職場風波,或不幸有災難、意外臨身,或不善處理人際關係,而導致緊張、憂鬱、壓抑、久而久之身體和心理都出現一些莫名的症狀,經不斷檢查卻找不出實際致病的原因,醫界將之統稱為「身心症」。

認識篇
引起身心症的因素很多,主要可以從身體與心理兩方面來探討。

身體方面
有的人抗壓能力較低,一旦承受太多壓力時,經由大腦的反應,全身自律神經系統、內分泌系統、免疫系統等,都可能受到影響而功能失調,於是出現胃脹、胸悶、心悸、冒冷汗、睡不好、月經失調等症狀,但經檢查卻未發現身體有任何病變。另一種則是身體已有疾病,如心血管病變(包括高血壓、心律不整、偏頭痛...)、消化系統病變(包括腸胃潰瘍、食道逆流、腸躁症...)、呼吸系統病變(包括氣喘、過敏性鼻炎、過度換氣症候群...)、泌尿生殖系統病變(包括陽痿、頻尿、不孕、月經失調、經痛、經前症候群...)、皮膚系統病變(包括濕疹、多汗症、乾癬、皮膚過敏、不明搔癢...)、骨骼肌肉系統病變(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、下背痛、肌肉緊張性頭痛...)、內分泌系統病變 (包括糖尿病、肥胖、甲狀腺亢進或低下、腦下垂體機能不足...)等等,這些患者在面臨生活壓力或挫折時,可能引發更嚴重的情緒波動,加重病情的發展。

心理方面
具有緊張、完美主義、依賴、敏感、強迫、不成熟等人格特質的人,當面臨過度壓力或挫折時,容易緊張、憂鬱、焦慮或壓抑,而罹患身心症。
發現身心症上身該如何治療

如果身體出現持續性的一些生理症狀,或身體已有某些病變產生,就應該及早到醫院就診,找出病因對症下藥。如果經檢查之後,並沒有器質性的病變,則可能是罹患身心症所致,應繼續至精神科或身心科接受治療。
目前身心症的治療,須內外科及精神科合作,藥物方面以改善患者的症狀及穩定情緒、安眠為主;外科方面則是針對有病變的器官進行手術、控制病情發展;精神科方面則著重在探討患者的壓力來源、社會人際等方面的關係,並協助患者解除武器、放鬆自己。

如何預防身心症上身

為了避免身心症上身,日常生活中請多留意以下事項:
身體不舒服一定要馬上就醫診治,不要自我猜測或自行亂服藥,以免身心俱受傷害。
培養積極、樂觀的人生觀,凡事勿鑽牛角尖或想不開。
量力而為,不要承擔自己背負不起的責任或工作。
注重休閒生活;培養一種自己有興趣投入的休閒活動,如打球、游泳、登山、手工藝、看書、樂器、烹飪...等。
有事不要放在心上,可寫日記抒發,或與信任的親朋好友傾訴、交換意見。
多關心別人,可以幫助別人,也可以忘卻自己的不安。
妥善處理人際關係、婚姻關係及家庭關係,一旦發現問題,不要一個人硬撐,可尋求專家幫忙解決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