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食补-季节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食补-季节. Show all posts

Friday, April 27, 2007

春季饮食调养七法

http://www.shiliao.com.cn 2005-4-11 11:20:00


现在正是早春时节,气温仍较寒冷,而且近期气温变化较大,开始了由寒到暖的转换。在这一时期,科学的饮食调养对保持身体健康、预防疾病很有帮助。

饮食清淡消春火

春季人易上火,出现舌苔发黄、口苦咽干等,因此饮食宜清淡,忌油腻、生冷及刺激性食物。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、金银花茶、菊花茶、莲子心泡水等。

辛甘之品助春阳

稍微有一些辛味的东西,如葱、生姜、韭菜、蒜苗等都是养春气的食物。唐朝的《千金方》里有一句话叫做“二三月易食韭”。吃这些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。

少酸增甘保脾胃

中医认为,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,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,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,以免伤害脾胃,所以春季应该适当多吃些甜味食物,少吃酸味食物。

黄绿蔬菜防春困

“春困”使人身体疲乏,精神不振,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,如胡萝卜、南瓜、番茄、青椒、芹菜等,对恢复精力,消除春困很有好处。

细选食物少疾病

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,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,活力增强,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。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。塔菜、芥蓝、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、柠檬等水果,富含维生素C,具有抗病毒作用;胡萝卜、菠菜等黄绿色蔬菜,富含维生素A,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,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。

胃肠疾病要当心

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,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、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肉汤、鸡汤、鱼汤、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,因为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,增加胃肠负担。

祛痰养肺保平安

慢性气管炎、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,宜多吃具有祛痰、健脾、补肾、养肺的食物,如枇杷、橘子、梨、核桃、蜂蜜等,有助于减轻症状。

春季多吃糙米蔬菜防过敏

http://www.shiliao.com.cn 2005-4-11 10:59:00


  时下相当多的孩子被皮炎、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所困扰。研究发现,这些孩子之所以易受皮炎之苦,与食物选择不当关系密切,如偏食肉、奶、蛋类食品,造成体内红细胞质量降低,缺乏生命活力。由这类低质量红细胞组成的人体,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和同化能力都大大削弱,加上牛奶、蛋类的蛋白质分子易从肠壁渗入到血液中去,形成组织胺、羟色胺等过敏毒素,刺激人体产生过敏反应而发病。糙米、蔬菜则不同,所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,又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,故能防止上述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。

天气与养生 春天少吃酸多食甘(ZT)

http://www.shiliao.com.cn 2005-4-11 10:58:00


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指出,春天饮食应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。指春天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,多吃点甘味的食品,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。

中医认为,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,易发肝气过旺,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,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。甘味食物
能滋补脾胃,而酸味入肝,其性收敛,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,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,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。这正是慢性胃炎、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。

而包括大枣和山药在内的甘味食物,口感甜、可补益脾胃,常吃可提高人体免疫力。如将大枣、山药、大米、小米一起煮粥,不仅可以预防胃炎、胃溃疡的复发,还可以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几率,因此非常适合春天食用。

春季食补宜平淡

1. 春季养生食补为上

“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”。对人来说,春天更应该注意饮食调养,以保健康。春季养生“当需食补”。但必须根据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的特点,选择其平补、清补的饮食,以免适得其反。

营养学家认为,中老年人有早衰现象者、患有各种慢性病而体形孱弱者、腰酸眩晕、脸色萎黄、精神萎靡者,均可利用春天这个季节,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,选择适当的食补方法,以防病治病。老年人有上述情况者,可采用平补饮食。具有这种作用的食物有:荞麦、薏仁等谷类,豆浆、赤豆等豆类,橘子、苹果等水果以及芝麻、核桃等,可长期服用。

老年人如有阴虚内热者,可选用清补的方法。这类食物有:梨、莲藕、荠菜、百合等。此类食物食性偏凉,食后有清热消炎作用,有助于改善不良体质。病中或病后恢复期的老年人的进补,一般应以清凉、素净、味鲜可口、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,可选用大米粥、莲子粥、青菜泥、肉松等。

我国医学认为:“百草回芽,百病发作”,就是说,春天容易旧病复发。春天由于温暖多风,适宜于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,因此,春天外感较多,对身体虚弱的老年人来说,更应引起重视。
2. 补血气给你恋爱般好气色
四季进补各有不同,春季气候乍暖还寒不适合太燥太热的补品如姜母鸭、羊肉炉等等,最好选用一些温和的药膳食用,尤其是体质虚寒的女性更应时常照顾自己的身体,多吃点补气血膳食,照样能拥有恋爱般的好气色!

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最好时节,对於人体而言却不是如此!正当冷暖气团交会的春天,特别多风,忽冷忽热的气候,加上日夜温差大,寒气经常会乘虚而入,体质虚寒的人容易生病,尤其感冒、咳嗽、鼻塞等,经常伴随着春天而来。

根据中医师观点,早春时期,人们当顺应春季的特点,除了早睡早起、居有定时、适当锻练与精神情绪旷达舒适外,还须注意饮食宜以清淡为主、药膳补养宜注重温和平甘,平日作好身体保健工作,提升身体机能运作,减少大病小病侵犯的机会。

每个月定期调理简单药膳,可藉由温和国药精华炖补食品,一边享受美食一边照顾健康!如果嫌麻烦也不要紧,现在就有虚拟通路东森购物引进香港褒汤业者许留山,针对春天养生观念推出6种不同风味「药膳褒汤系列」,让您全家人都吃得到美味,顾得到健康。

春季食补三原则(ZT)

http://news.91985.com/inner.aspx?id=24227
2007-4-12 08:48

  春季养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食补。在这其中,“补阳、少酸多甘、多果蔬”又是春季食补的三大重要原则。

  一、养阳补阳

  1.主食尽量选择高热量食物,即除米面杂粮外,可适量加入豆类、花生等热量较高的食物。
  2.每日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,如奶类、蛋类、鱼肉、禽肉、猪牛羊瘦肉等。
  3.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摄入。青菜及水果的维生素含量较高,如西红柿、青椒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,是增强体质、抵御疾病的重要物质。

  二、少酸多甘

  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、甘温之品,忌酸涩,饮食宜清淡可口,忌油腻、生冷及刺激性食物。春季补脾的食物有:山药大枣粥、百合粥、地瓜粥、菇类、兔肉、牛羊肉、鳝鱼、萝卜、黄豆、紫菜等。

  三、尽可能多食各种新鲜蔬果

  小白菜、油菜、柿子椒、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和柑橘、柠檬等水果,富含维生素C,具有抗病毒作用;萝卜、苋菜等黄绿色蔬菜,富含维生素A,具有保护及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;卷心菜、菜花等富含维生素E,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功能,增强人体抗病能力。春季食补,每日至少要保证4种以上的蔬菜和2种以上的水果。  

春季食补的八大主角

医疗 春季食补的八大主角:韭菜,大蒜,葱,大枣,山药,菠菜,荠菜,莴笋
http://www.gansudaily.com.cn/20030306/803/2003306A0029E014.htm
 

  1.韭菜:一斤韭菜含蛋白质5~10克、糖5~30克、维生素A20毫克、维生素C89毫克、钙263毫克、磷212毫克以及挥发油等。另外,韭菜还含有抗生物质,具有调味、杀菌的功效。

  提示:俗话说:“韭菜春食则香,夏食则臭”。春天气候冷暖不一,需要保养阳气,而韭菜性温,最宜人体阳气。

  2.大蒜:具有很强的杀菌力,对由细菌引起的感冒、腹泻、肠胃炎以及扁桃腺炎有明显疗效。据最新研究,大蒜还具有一定的补脑作用,其原因是大蒜可增强维生素B1的作用,还能抵制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。

  提示:过多生食会引起急性胃炎;并对心脏病、肾炎等疾病产生副作用。

  3.葱: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10倍,比柑桔高2倍。

  葱还含有葱蒜辣素,有较强的杀菌作用。在冬、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和夏、秋季肠道传染病流行时,吃些生葱有预防作用。

  提示:民间有用大蒜250克,切碎加水2000克煎煮,日服3次,每次一茶杯,可预防流感;若是消化不良,可将大葱头4个捣烂,调入红糖200克,连服数日有效。

  4.大枣:大枣性味甘平,尤宜于春季食用。

  提示:对于身体较虚弱、胃口又不好的人,平时可多吃点枣米饭。

  5.山药:山药尤宜于春季食用,一则能健脾益气,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;二则能补肾益精,可增强人体抵抗力,免疫力,不易在春天发病;三则山药营养丰富。

  提示:用大米煮成粥,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,可健脾补肺,滋肾益精,强身健体,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食用,若再加入红枣煮,则滋补效果更好。

  6.菠菜:菠菜的胡萝卜素含量可与胡萝卜媲美,一个人如每天吃50克菠菜,其维生素A就可满足人体正常需要;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红柿高一倍多。中医学认为,菠菜有养血、止血、润燥之功,对便血、坏血病、消渴、大便涩滞、高血压、肠结核、痔疮等病有一定疗效。

  提示:若是高血压、便秘、头痛、面红者,可用鲜菠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烫上三五分钟,取出切碎,用少许香油、盐等伴食,一日二次当菜食用很有疗效。

  尽管菠菜药蔬俱佳,但不宜过量,因为菠菜含有草酸,草酸进入人体后,与其他食物中含的钙质结合,形成一种难溶解的草酸钙,这就不利于人体对钙质的正常吸收。

  7.荠菜:味甘淡、性微寒,能凉血止血、清肝明目、清热利尿,主治妇女崩漏、便血、泌尿系统感染、高血压病等。

  提示:若是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的病人,每日用鲜荠菜60克,加水适量,煮开锅后,打鸡蛋3个、吃鸡蛋喝汤,能改善头晕头痛的症状。

  8.莴笋:含有多种维生素,其中铁的含量较丰富。

  提示:莴笋叶的营养成分高于莴笋,其中胡萝卜素高100多倍,维生素C高15倍,因此,不宜抛弃。

Monday, November 20, 2006

入秋进补 先请中医把把脉

http://news.xinhuanet.com/food/2006-10/09/content_5180923.htm

立秋过后,虽然暑气犹重,空气中的桂花香却已宣告金秋徐徐到来,人们也开始张罗秋冬进补,滋阴润燥。不过,中医有云“湿气去而燥气来”,秋月燥胜,进补可不能随便。进补前,不妨先来个中医体检,了解体质才能对症进补,事半功倍。

* 秋季进补先润肺(图)
* 秋天来到防治秋燥不能少(图)

PartA:中医体检辨明体质
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了解自己的体质,是养生保健的第一步。

很多广东人都爱说自己是“寒底”或“热底”,其实中医区分体质,包括寒、热、虚、实,具体分为平和体质、气虚体质、阳虚体质、阴虚体质、痰湿体质、湿热体质、瘀血体质、气郁体质、特禀体质等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秦鉴教授提醒市民,如果自己无法辨别,大可以请有经验的中医师,给自己来一个“时髦的”中医体检。

与西医体检不同的是,中医体检不是通过量化的标准说明问题,而是根据传统的中医诊断学理论,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,对受检者的神、色、形态进行观察,加上舌质、舌苔等舌象检查以及把脉,并询问受检者的一般情况,对受检者的身体状况做一个综合判断。然后根据体质分型的结果,对受检者的日常生活、饮食、情绪、起居等进行恰当的指导。“中医体检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特别适用,”秦鉴教授说,“如果平日里总觉得这里或那里不舒服,但经过西医的检查又无异常,或者有异常但反复治疗效果不佳,这类患者其实可以向中医求助。”

需要注意的是,人的体质类型是会随着环境、生活习惯改变的。比如广东人爱喝凉茶,又常呆在空调房中,不管生什么病都吃抗生素,许多人已经转变为阳虚体质;长期劳累也会使平和体质转变为气虚体质。因此,和西医体检一样,中医体检也不是一检而终,需定期检查,以便在养生保健时有的放矢,对症进补。

专家Tips:简易自辨体质

秦鉴教授指出,一般而言,平和体质的人,秋季适宜用具有滋润作用的原料进补,如鱼胶、淮山、玉竹、黄精等。而阴虚(包括血虚)体质人士,夏季容易生出各种热性疾病,因此秋冬要注意养阴,此时进行适当的补阴调养,易于吸收利用,效果更佳,这也就是常说的“夏病冬治”。

常见的几种体质,市民可以学习初步自辨———

平和质:体形匀称,面色红润,精力充沛,胃口好,大小便正常,适应能力强,患病少。

痰湿质:形体肥胖,或曾经瘦现在肥,面色淡黄而黯,血脂增高,口黏多痰,胸闷,四肢沉重,舌苔厚。

气虚质:呼吸浅短,声音低微,神倦懒言,头昏心跳,动则汗出,食欲减少,舌质淡,苔薄白等。

血虚质:面色萎黄或苍白,口唇淡白,心悸少眠,夜热盗汗,肌肤枯涩,妇人经少色淡或闭经,舌淡红无苔。

阴虚质:虚火上炎,颧面潮红,午后潮热,手足心热,口燥咽干,盗汗,多梦遗精,尿少而赤,大便秘结,舌绛无苔。

阳虚质:畏寒肢冷,头晕自汗,手足发凉,腰酸腿软,咳喘身肿,黎明腹泻,阳痿早泄,尿清长,舌苔薄白。

PartB:秋燥进补内外有别

秋燥当令,容易损耗人体的阴精、津液,出现口干、皮肤燥裂瘙痒、眼睛干涩、大便干结等情况。不过,秋燥也分为外燥、内燥之不同,通过中医体检,详细了解自身情况,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,达到食补或药补的最佳效果。

许多人一到秋天就容易咳嗽,却自以为是有炎症,自行使用抗生素,其实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外燥所致,滥用抗生素反而对病情无益。秦鉴教授指出,外燥是由外感燥邪所致,常常会有感冒、咳嗽等症状。外燥还有再分为凉燥与温燥的不同。凉燥一般会口干咽痛,干咳无痰或是咳嗽少痰;而温燥则通常邪在肺卫,头痛身热,干咳无痰,呼吸不顺,胸满胁痛,心烦口渴,舌干无苔。

内燥是脏腑精亏液耗所引起,例如大病初愈、劳累过度、辛热太多等。内燥按发病位置不同又分为上、中、下三个部分。上燥一般是肺燥,干咳而呼吸不顺;中燥一般为胃燥,伴随恶心、呕吐、打嗝、嗳气、食欲不振;而下燥则主要是肠燥,体液消耗、口渴或大便燥结都是其表现。秦鉴教授指出,外燥因为有外感症状,市民较易辨别,而内燥则通常要有专业中医师来辨别,再由医生开出相对应的中药方,进行治燥调理。

专家Tips:治燥中药汤水

秦鉴教授指出,中医的调理原则,是“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,虚者补之,实者泻之。” 所以,对于外燥,通常采用轻宣燥邪的方法。凉燥可用杏苏散,温燥可用桑杏汤以及清燥救肺汤。而内燥,则通常用滋阴润燥的中药汤水。如上焦肺燥,用养阴清肺汤、百合固金汤;中焦胃燥,用麦门冬汤;下焦肠燥,增液汤、琼玉膏等皆对症,而玉液汤则对上中下焦内燥皆有效。

杏苏散:苏叶、半夏、茯苓、前胡、苦桔梗、黄芩、枳壳、甘草、陈皮、生姜各6g,大枣2枚,用水煎服。

桑杏汤;桑叶3g、杏仁4.5g、沙参6g、象贝3g、香豉3g、橘皮3g、梨皮3g,水两杯,煮取一杯服用,再翻煮一杯服用;

清燥救肺汤:冬桑叶9g、石膏7.5g、人参2g、甘草3g、胡麻仁(炒研)3g、真阿胶2.4g、麦门冬(去心)3.6g、杏仁(去皮炒)2g、枇杷叶3g,水一碗,煎至六分,分两三次服用。

增液汤:玄参30g、麦冬(连心)24g、细生地24g,水八杯,煮取三杯,口干则全部喝下。大便仍然不通,再煮再服。

玉液汤:生山药30g、生黄芪15g、知母18g、生鸡内金捣细,6g、葛根5g、五味子9g、天花粉9g,以水煎服。 (受访专家/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 秦鉴 文/记者 林清清 实习生 白桦)

Tuesday, April 25, 2006

春季十种食物助你排毒养颜

http://www.chinawashing.com/News/?id=26209





黄瓜

  味甘,性平,又称青瓜、胡 瓜、刺瓜等,原产于印度,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、生津止渴功效。现代医学认为,黄瓜

富含蛋白质、糖类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胡萝卜素、尼克酸、钙、磷、铁等营养成分,同时黄瓜还含有丙醇

二酸、葫芦素、柔软的细纤维等成分,是难得的排毒养颜食品。

  黄瓜所含的黄瓜酸,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,排出毒素。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5倍,能美白肌肤,保持肌肤弹性

,抑制黑色素的形成。黄瓜还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,对肺、胃、心、肝及排泄系统都非常有益。夏日里容易烦躁

、口渴、喉痛或痰多,吃黄瓜有助于化解炎症。

荔枝

  味甘、酸,性温,有补脾益肝、生津止渴、解毒止泻等功效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常食荔枝,补脑健身

……”《随身居饮食谱》记载:“荔枝甘温而 香,通神益智,填精充液,辟臭止痛,滋心营,养肝血,果中美品,鲜者

尤佳。”现代医学认为,荔枝含维生素A、B1、C,还含有果胶、游离氨基酸、蛋白质以及铁、磷、钙等多种元素。现代

医学研究证明,荔枝有补肾、改善肝功能、加速毒素排除、促进细胞生成、使皮肤细嫩等作用,是排毒养颜的理想水果



木耳

  味甘,性平,有排毒解毒、清胃涤肠、和血止血等功效。古书记载,木耳“益气不饥,轻身强志”。木耳富含碳水

化合物、胶质、脑磷脂、纤维素、葡萄糖、木 糖、卵磷脂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C、蛋白质、铁、

钙、磷等多种营养成分,被誉为“素中之荤”。木耳中所含的一种植物胶质,有较强的 吸附力,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

统的灰尘杂质集中吸附,再排出体外,从而起到排毒清胃的作用。

蜂蜜

  味甘,性平,自古就是滋补强身、排毒养颜的佳品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久服强志轻身,不老延年。”蜂蜜富

含维生素B2、C,以及果糖、葡萄糖、麦芽 糖、蔗糖、优质蛋白质、钾、钠、铁、天然香料、乳酸、苹果酸、淀粉酶、

氧化酶等多种成分,对润肺止咳、润肠通便、排毒养颜有显著功效。近代医学研究证明,蜂蜜中的主要成分葡萄糖和果

糖,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。常吃蜂蜜能达到排出毒素、美容养颜的效果,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等症也很有好

处。

胡萝卜

  味甘,性凉,有养血排毒、健脾和胃的功效,素有“小人参”之称。胡萝卜富含糖类、脂肪、挥发油、维生素A、维

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花青素、胡萝卜素、钙、铁等营养成分。现代医学已经证明,胡萝卜是有效的解毒食物,它不仅含

有丰富的胡萝卜素,而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果胶,与体内的汞离子结合之后,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,加速

体内汞离子的排出。

苦瓜

  味甘,性平。中医认为,苦瓜有解毒排毒、养颜美容的功效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说苦瓜“除邪热,解劳乏,清心明日

”。苦瓜富含蛋白质、糖类、粗纤维、维生素 C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尼克酸、胡萝卜素、钙、铁等成分。现代医学

研究发现,苦瓜中存在一种具有明显抗癌作用的活性蛋白质,这种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,增加免疫

细胞的活性,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。苦瓜虽然口感略苦,但余味甘甜,近年来渐渐风靡餐桌。

海带

  味咸,性寒,具有消痰平喘、排毒通便的功效。海带富含藻胶酸、甘露醇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粗纤维、胡萝卜

素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C、尼克酸、碘、钙、磷、铁等多种成分。尤其是含丰富的碘,对人体十分有益,可治

疗甲状腺肿大和碘缺乏而引起的病症。它所含的蛋白质中,包括8种氨基酸。海带的碘 化物被人体吸收后,能加速病变

和炎症渗出物的排除,有降血压、防止动脉硬化、促进有害物质排泄的作用。同时,海带中还含有一种叫硫酸多糖的物

质,能够吸收 血管中的胆固醇,并把它们排出体外,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正常含量。另外,海带表面上有一层略带甜

味儿的白色粉末,是极具医疗价值的甘露醇,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,可以治疗药物中毒、浮肿等症,所以,海带是理想

的排毒养颜食物。

茶叶

  性凉,味甘苦,有清热除烦、消食化积、清利减肥、通利小便的作用。中国是茶的故乡,对茶非常重视。古书记载

:“神农尝百草,一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 之。”说明茶叶有很好的解毒作用。茶叶富含铁、钙、磷、维生素A、维

生素B1、尼克酸、氨基酸以及多种酶,其醒脑提神、清利头目、消暑解渴的功效尤为显著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茶叶中

富含一种活性物质——茶多酚,具有解毒作用。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,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,可以保健强身和

延缓衰老。

冬菇

  味甘,性凉,有益气健脾、解毒润燥等功效。冬菇含有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,在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,冬菇就含

有7种,同时它还含有30多种酶以及葡萄糖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尼克酸、铁、磷、钙等成分。现代医学研

究认为,冬菇含有多糖类物质,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排毒能力,抑制癌细胞 生长,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。此外,冬

菇还可降低血压、胆固醇,预防动脉硬化,有、强心保肝、宁神定志、促进新陈代谢及加强体内废物排泄等作用,是排

毒壮身的最佳食用菌。

绿豆

  味甘,性凉,有清热、解毒、祛火之功效,是我国中医常用来解多种食物或药物中毒的一味中药。绿豆富含维生素B

族、葡萄糖、蛋白质、淀粉酶、氧化酶、铁、钙、磷等多种成分,常饮绿豆汤能帮助排泄体内毒素,促进机体的正常代

谢。许多人在进食油腻、煎炸、热性的食物之后,很容易出现皮肤痒、暗疮、痱子等症状,这是由于湿毒溢于肌肤所致

。绿豆则具有强力解毒功效,可以解除多种毒素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,绿豆可以降低胆固醇,又有保肝和抗过敏作用。

夏秋季节,绿豆汤是排毒养颜的佳品。

Friday, April 14, 2006

8月清火必修课

http://www.tzhl.gov.cn/cgi-bin/printpage.cgi?forum=13&topic=1075

夏日除了中暑,身体更容易上火。入夏以来,不知怎么搞的就小病天天有,大病三六九。特别是这几天,天太热了,手心、脚心燥热,鼻子干眼睛涩,清理鼻子还带血丝,冷不丁嘴里就生了个溃疡,还疼得要命。原来只想着夏天要防暑降温,可怎么还没中暑,其他毛病就一起来了呢?

内火太旺是真因

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内科魏睦新主任指出,夏天因为天气炎热,对人身体造成热邪侵袭,加上南京的湿度较大,人们又频繁穿梭于外部的高温环境和内部的低温空调环境,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对人的身体交叉干扰,使得人的身体阴阳平衡失调,体内有多余的体热出现,这就出现了“上火”现象。也许你想,火气大点就大点,以前都这样过来了,其实火气大并不像你想得那样简单,它会对你的身体功能各方面造成影响。


上火表现各异

1.发烧:室外38℃,风风火火赶到单位时大汗淋漓,一进办公室发现中央空调调温设在20℃。坐了没多一会儿,全身鸡皮疙瘩爆起,继而手脚冰凉。到了晚上一摸额头,发烧了。


医师点评:这是典型的表现在呼吸道的身体上火现象,因为内外温度差异过大造成人身体阳气太旺。除了莫名发高烧之外,还会表现为感冒、喉咙疼。金银花露或一清胶囊是可以缓解这类上火症状的非处方药,在药店里都可以买到。


2.溃疡:天太热了,全身出汗特别多,连手心、脚心也不住地冒汗。在电脑面前工作了一天,眼睛又干又涩还充血,鼻子里也有血丝,嘴里一点滋味都没有。回家后继续工作熬夜,第二天嘴里就长了个溃疡。


医师点评:这是表现在五官上的上火表现。可以去药房里买点一清胶囊或是金银花露。


3.便秘:工作了一天,回到家感觉浑身无力,头昏昏沉沉,似乎什么东西都不想吃。好不容易吃了点东西,心里就犯恶心,直想呕吐。不仅饭吃不下,连便秘也开始找上自己了,几天下来就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。


医师点评:这就是上火在消化道上的表现,有时不表现为便秘反而是大便稀溏,这些也都是内火太旺造成的表现。可以去药店买点人丹、十滴水或藿香正气胶囊。


4.小便不正常:前天,发现自己上“小号”的次数增多,有时都是刚刚开完会就急着奔向厕所,而且现在“小号”开始伴着疼痛,小便还发黄或发红。


医师点评:其实上火也会反映在泌尿系统上,小便不正常即是最明显的表现。可以通过服用一清胶囊来改善,或是去中医院配一点中药茶来喝。


5.烦躁:法定工作8小时,实际12小时;大热天的还要出差,几乎时间全是在交通工具上消耗掉了,这样的8月简直让人烦躁不安,见谁都想发火。


医师点评:上火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不稳定,常常表现为发无名之火等,可以在平时喝一点西洋参茶来降火气。

修习清火必修课

清淡饮食:如果身体体质比较虚,就很容易上火,尤其要在饮食上注意调理降火气。对于一些上班族来说,夏天没有胃口不知道吃什么,于是午饭经常是糊弄着过去或是和同事一起聚餐猛吃一顿,这类人群尤其要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,多吃新鲜的蔬菜、水果,不要吃辛辣、刺激类的食物。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谷类、水果和经浸泡的蔬菜可加速毒火排出体外。


拒绝垃圾食品:这是减少火力最快捷、安全的方法。食品专家认为,富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,尤其是那些油炸或高盐的“垃圾食品”,很容易造成体内上火。戒烟,同时控制酒精、咖啡因、饱和脂肪以及糖的摄入可使自身的过滤系统保持稳定。


节食:只是要吃点苦,做有计划的短期节食,即在1到3天的时间里,只喝点茶、果汁和蔬菜汤,其他什么都不吃。不要担心会昏倒,减轻了消化压力,机体只会更快地自愈。不过,采用此法要慎重,而且最好选一个轻松周末进行。这种方法对反应在消化道上的上火症状清火效果非常好。


不要熬夜:精彩的电视节目、过瘾的网上冲浪、通宵的泡吧……夏季夜生活的丰富促进了“熬夜族”的扩大,其实这也是无形中增加了内火上升。如果想要降火气,就要注意生活的规律,不要熬夜,保证一天的休息。


流汗:夏季高温是必然的,我们不提倡在高温下热烤,但必要的流汗也是适应大自然的一个表现。不要总把室内的空调打得过低,要学会适应自然。流汗能让身体散热,但运动中和运动后都要及时擦干。如果你选择不动,那么可以去洗澡。洗澡去除身体死皮、清洁毛孔,有助于排汗畅通。而桑拿降火更彻底,别忘浴后要补充足量水分。说到喝水,任何时候它都是个好习惯,喝水可以稀释甚至消灭身体里各种捣乱的物质,因此每天饮水量应保持8到10杯。


服药茶:可以去药店买点西洋参、黄精、玉竹、麦冬等回来服用,有助于增强体质。人丹、十滴水、绿豆汤等也是必备的降火气佳品,也可喝一些淡糖、盐水或清凉饮料。

《星期五》

紅豆湯、紅豆飯,寒冬補身效果好

紅豆主要的功能包括有:補血、利尿、消腫、促進心臟的活化等;容易低血壓、疲倦的人,常吃紅豆會有改善的效果,婦女生理期間多吃加了糖的熱紅豆湯,可以補血,也不必擔心發胖。



紅豆熬湯,切記只能加糖,不能為了口感而另外加鹽調味;因為據研究,這樣一來會使紅豆利尿的效果減半,何況甜味混合鹹味的食物,吃了會影響神經的穩定性。



純紅豆湯煮法:紅豆先浸泡數小時,以大火滾開之後,即轉小火慢燉一小時,起鍋之後再加紅砂糖。忙碌的上班族也可用快鍋煮紅豆湯,大約只要12分鐘即可,不過總不若小火慢燉來得香。紅豆也可煮成桂圓紅豆湯,更能提升內臟活力,能增強體力。



桂圓紅豆湯的煮法:先將泡過水的紅豆兩米杯以大火煮開後,以小火慢燉一小時,加入桂圓肉小半杯、薑4到6片、米酒半杯,再煮一小時,最後加入紅砂糖(約200公克)及太白粉調味,即成滋補養身的桂圓紅豆湯。



【紅豆飯補白米飯不足】

屬於鹼性食物的紅豆,摻在白米中煮成紅豆飯(紅豆也需先浸泡數小時),既可補白米中所缺乏的維生素B1、B2及礦物質與蛋白質,也中和了白米飯的酸性,營養十分均衡,可作為日常主食之一。



紅豆飯纖維含量豐富,有助於通便,很適合便秘者經常進食;雙腳容易腫脹者,常吃紅豆飯或紅豆湯,也很有療效,不過高血壓患者並不適宜吃紅豆飯或喝紅豆湯。